信息來源: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信息提供日期:2018-04-08 瀏覽:6747
項目概況。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項目位于深圳市西部海岸,寶安機場以北、空港新城南部;總用地面積121.4萬㎡,總建筑面積157萬㎡,其中地下建筑面積(地下2層)55萬㎡,地上建筑面積(地上2-3層)102萬㎡。
結構最大跨度約100m,地上建筑最高點23.6米(相對標高)。整體建筑規劃為三大功能分區:展館、中廊、登錄大廳。
世界最大的會展中心工程。總建筑面積157萬㎡,7個區平行組織施工,高峰期勞動力超3萬人;摘取八項“世界之最”:
(1)全球單體建筑面積之最;(2)總展廳面積最大、單個展廳面積最大;(3)鋼結構用鋼量之最;(4)基坑土方挖運量之最;(5)無縫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室面積最大、長度最長;(6)機械設備一次性投入量最多;(7)金屬屋面面積最大、長度最長;(8)全球第一個多配套工程同期開發。
智慧工地集成管理平臺。包含3個應用層次(終端工具應用、單項目管理平臺、多項目管理平臺);
8大平臺模塊(生產、人員、質量、安全、BIM、資料、OA等);
11大管理系統(勞務實名制系統;人員機械定位系統;物料跟蹤驗收系統;進度管控系統;
質量巡檢系統;安全巡檢系統;群塔作業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協筑資料管理系統;項目OA辦公系統;TSP環境監測系統)。
工期及計劃管理。(1)進度實施:工程分為七個區,平行組織施工;從技術、資源、管理等方面重點把控關鍵線路順利實施。
(2)進度考核與獎懲,推行“總承包項目計劃管理系統”,關鍵節點實行“紅黃燈”制度,與進度考核獎罰相掛鉤。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1)標準化安全防護:“四口、五臨邊”工具式標準化防護;“四節一環保”,360°全方位節能減排綠色施工;做好限高、燈光、揚塵、標識等工作。
(2)智慧安全、應急演練:利用移動APP、安全工具箱、RFID人員監控等技術進行實時安全跟蹤管控;成立應急小組、制定預防措施、組織應急演練。
(3)對外協調溝通:項目綜合事務部為場內人員及車輛辦理邊防證;連續作業提前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采取措施隔聲降噪。
土方施工。(1)分區分段開挖:7個區平行施工,分三層開挖,按照“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進行施工。
(2)基底加固:“鋪設磚渣+面墊鋼板”加固基底;反鏟接力開挖。防水堵漏,采取坑內土反壓,坑外“雙液高壓注漿”的措施進行堵漏。
(3)有組織排水:設置坑頂截水溝,坑底排水溝、集水坑及降水井;投入足夠數量的排水設備及時抽排。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1)合格供應商:綜合考慮攪拌站生產能力、運距、罐車數量等選定混凝土供應商;按60d齡期考慮混凝土強度,商品混凝土公司提前試配。
(2)分倉連續澆筑:底板分成133個倉塊跳倉澆筑;對接政府部門,保證運輸暢通。
(3)優化澆筑路線:優化混凝土澆筑線路,保證澆筑質量;提前規劃現場罐車候車區、加強罐車調度。
(4)測溫系統布設圖:電腦測溫監控混凝土內外溫差;采取“覆蓋1層塑料薄膜+2層麻袋”的措施進行混凝土保溫保濕養護;采用低水化熱水泥。
金屬屋面施工。(1)抗風防水性能:采用剛柔雙層防水體系,根據抗風揭實驗加密檐口檁條及T碼,增強抗風性能;每道構造層嚴控施工質量,從施工人員技能、驗收交接等方面控制,重點控制TPO、鋁鎂錳板、邊沿節點的施工質量及成品保護。
(2)專項檢測: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劃分檢測范圍,落實責任人,明確檢測方法;對檐口、天溝等節點部位專人進行驗收檢查,重點檢查卷材搭接、防水板設置等細部位置;全屋面進行淋水試驗,天溝進行蓄水試驗。
施工亮點。拆撐碎渣配置級配砂石回填肥槽技術;可周轉鋼制臨時施工道路;
可移動工具式鋼筋堆放平臺;可周轉防護欄;可周轉防護棚;可周轉衛生間;
可周轉定型洗漱池;早拆體系施工技術;可周轉玻璃鋼模板;可周轉圓柱木模板;
小直徑鋼筋馬凳應用技術;雨水收集利用技術;USB接口充電插座應用技術;太陽能空氣能熱水技術;
可周轉工具式吸煙棚;可周轉活動試驗室;模塊化箱式拼裝辦公用房;組裝式基坑用鋼樓梯;
可周轉鏑燈架;外墻混凝土噴淋養護;電纜敷設在波紋管中,然后鋪沙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