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深圳特區報 信息提供日期:2020-06-29 瀏覽:1340
6月29日,深圳市“新增千億投資工程”首批163個項目集中啟動,總投資約1351.1億元,本年度計劃投資約282.4億元。
“新增千億投資工程”首批項目在10個區(新區)都有分布。按照年度計劃投資排序,龍華區居首位,約79.8億元;從項目總投資來看,寶安區最高,約339.5億元;依項目分布數量比較,寶安區最多,為48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集中啟動的項目中,政府投資項目有90個,占全部項目年度計劃投資的26.5%;而社會投資項目有73個,占到全部項目年度計劃投資的73.5%。
深圳“新增千億投資工程”來了!
為何“新增”?“千億”去哪?
今天(6月29日),深圳宣布一項大動作。
上午10點,在寶安區VIVO深圳總部項目開工現場,深圳“新增千億投資工程”首批項目集中啟動。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等出席活動。
首批項目共163個,總投資約1351.1億元,2020年年度計劃投資約282.4億元。
▲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宣布項目啟動
今年受疫情影響,需發揮投資對穩增長和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背景下,深圳大手筆 “新增千億投資工程”,“新增”意味著深圳在今年計劃外,加快推進建設一批總量千億級的投資項目。
這項重要舉措,既助力深圳應對疫情沖擊,也進一步加速深圳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 重大歷史機遇,為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注意到,此前3月17日,在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項目陸域工程項目現場,舉行了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開工項目155個,總投資約184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64億元,在新開工項目帶動下,全市投資運行態勢逐步回穩向好。
今天這次“新增千億投資工程”的首批163個項目,也是延續了3月重大項目開工的良好勢頭。亮點頗多,不僅覆蓋面廣,涉及領域多,新基建與傳統基建齊發力,且社會資本參與度高,既穩投資又惠民生,打出了一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
01
VIVO深圳總部開建
計劃2024年底完工
這次現場開工的VIVO深圳總部項目,位于寶安區新安街道,總建筑面積13.3萬平方米,總投資28.0億元,計劃2024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這次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智能手機軟件辦公區、互聯網增值服務區、智能移動終端設計研發辦公區、智能手機配套服務區以及商務配套區等。
記者了解到,VIVO前身為成立于1995年的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總部于2017年由東莞市長安鎮遷入寶安區。2010年推出智能手機品牌“VIVO”。
目前VIVO全國現有員工約3萬人,2019年VIVO品牌全球手機銷售約1.1億臺,手機出貨位居全球第三,全球有近3億用戶在使用VIVO公司的產品,手機收入超1200億,研發總投入超70億元。
此次項目建設,將有利于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能級。具體來看,項目建成后,將為寶安區經濟結構調整提供重要支撐,加速城區升級轉型,符合深圳市創新型城市建設和國際化城市的發展策略,對于深圳經濟發展具有助推作用。
VIVO深圳總部項目效果圖
02
163個項目如何分布?
按項目分布總個數和總投資額來看,寶安區位列第一。有48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339.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73.9億元。
按年度計劃投資排序,龍華區占據首位,年度計劃投資約79.8億元。龍華區共20個,項目總投資約176.6億元。
其他各區:
南山區16個,項目總投資約223.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36.6億元;
福田區25個,項目總投資約262.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26.3億元;
坪山區12個,項目總投資約84.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22.6億元;
龍崗區18個,項目總投資約68.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12.7億元;
光明區8個,項目總投資約3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10.8億元;
鹽田區4個,項目總投資約20.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6.0億元;
大鵬新區3個,項目總投資約43.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3.5億元;
羅湖區5個,項目總投資約10.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1.1億元;
深汕特別合作區無相關項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國資委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的5G基站及網絡建設相關項目3個,總投資84.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1億元。
03
各領域多點開花
首批項目中,重點項目48個,項目總投資509.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9.8億元。主要包括第十七高級中學、第十八高級中學項目等。
新基建領域的項目占31個,總投資19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1.8億元。主要包括廣電5G網絡、騰訊寶安智能制造基地基礎設施項目等。
其中,廣電5G網絡項目(深圳地區)項目將在深圳市范圍內進行試點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200個基站、傳輸網、核心網等。
這次還啟動了不少直接惠民生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光明高中園項目,建成后可提供7500個學位;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二期,建成后可提供床位3000張;布吉水質凈化廠三期,設計凈水規模15萬噸/日。
首批項目里,產業(含工業)項目數量也位居前列,達22個,總投資188.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4億元。主要包括新型電子元器件研發制造基地、百旺信應急救災、新能源汽車產業用房項目等。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用房項目位于坪山區,將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良好載體,形成以龍頭企業帶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建設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
首批項目還涉及到城市形態和宜居品質,包括:
商品房項目4個,項目總投資207.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9.2億元。主要包括中海地產A816-0068地塊、招商局前海環貿中心等。
城市更新舊改項目18個,項目總投資27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8.1億元。主要包括寶城25區及新安25區城市更新項目一期、松崗街道沙浦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三期等。
首批項目的資金來源中,社會投資占較大比重。具體來看,政府投資項目90個,總投資461.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5億元,占全部項目年度計劃投資的26.5%。社會投資項目73個,總投資89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7.4億元,占全部項目年度計劃投資的73.5%。(來源:深圳衛視深視新聞 記者 李天南 黃濤)
設計:芮沁 姚炳文
名企總部搶灘深圳布局新一輪產業創新
全球招商大會簽約項目確保年內全部落地
繼小米集團國際總部日前簽約將落戶深圳后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后,中國智能******兩大一線品牌OPPO和vivo也驚艷曝光位于深圳的新總部大樓效果圖。自2019年12月深圳全球招商大會舉辦以來,眾多世界500強和大型跨國企業、央企、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回應深圳滿滿的合作誠意,搶抓“雙區驅動”機遇,掀起新一輪高起點、高層次、高目標布局深圳推動產業創新的浪潮。
品牌企業先后攬獲深圳總部用地
6月24日,深圳市政府與全球第四大智能******制造商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小米國際總部將落戶南山區后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小米集團總裁王翔表示,深圳的區位優勢和人才優勢,吸引小米扎根落戶。
加快深圳產業布局的還有智能******市場排名前列的“藍綠大廠”——OPPO和vivo。OPPO位于深圳灣的新總部共42層、高200米,總投資70億元,建成后將定位為其全球領導力中心、創新中心、營銷中心,預計將為深圳提供近10000個就業崗位。vivo深圳新總部項目坐落于寶安中心區,150米高的建筑采用綠色露臺環繞32層的塔樓,俯瞰前海灣。
在深圳灣后海總部基地片區,今年出讓的4宗優質產業用地,未來將建起深圳分期樂公司、華強方特集團、今日頭條等知名企業的新總部或大灣區總部。目前,華強方特、樂信總部大廈、聯泰超總灣國際中心等項目設計已啟動國際競賽,打造經典“地標”。
全球招商大會簽約項目確保全部落地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2019年12月,深圳舉辦全球招商大會,并承諾“只要是符合產業方向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優質項目,一定有地可供”。大會現場簽約項目128個,總投資5624億元。小米集團國際總部、字節跳動大灣區總部均為簽約項目。
為兌現承諾,2020年度深圳計劃供應產業用地198公頃,且供應量不設上限。截至目前,深圳已供應產業用地83公頃,完成率42%,除個別宗地外均順利成交。其中,全球招商大會簽約項目今年內將確保產業用地全部落定。物美科技集團總部經濟項目、瑞聲科技總部項目、中國燃氣集團全球總部、華潤雪花啤酒(中國)總部基地、融創中國大灣區總部、修正發展(吉林)南方總部和制造基地等一大批項目,未來將在深圳春筍般涌現。
據了解,深圳組織出讓的產業用地不僅向總部項目和重點產業項目傾斜,還全流程做好服務保障。今年疫情期間,針對衛光生命科學園產業項目建設需求,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區主動介入、專人指導,較“深圳90”規定時限提前13個工作日完成項目核查。6月20日,衛光生命科學園啟動開園。衛光生物提出,將依托光明科學城,打造全球一流的生命科學園和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創新名片。而在服裝品牌總部聚集的大浪時尚小鎮,龍華區新近推出的宗地將配建“國際一流時尚藝術文化”標桿酒店,為小鎮的商務活動、服裝走秀和展覽、文化活動交流等提供高端化配套服務保障。產業用地出讓大戶坪山區,高新南、高新北兩大片區已簽訂補償協議的土地達193公頃,全部拆遷后將連片釋放約5平方公里產業空間,重點打造國際一流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智能產業創新示范區,進一步激活深圳東進引擎。
多渠道發力助推新一輪招商引資
企業強則城市強。深圳堅持服務企業、企業至上,從保障產業用地、扶持專項資金、推進降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配套設施等多渠道發力,確保新一輪招商引資落得了、落得好。
產業用地供應方面,深圳加快打造“兩個百平方公里級”高品質產業空間;通過“遴選+供應+監管”全鏈條的產業用地供應模式,先遴選,再“帶項目”掛牌出讓,實現精準供地;在全國率先實施標定地價,其中重點產業和總部項目分別按照市場地價的35%和70%享受優惠,使企業用地成本在特大城市中處于較低水平。
專項資金扶持方面,深圳提出產業化項目最高可資助1500萬元,股權資助最高可達3000萬元,國家級創新載體最高可獲3000萬元支持,對于重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給予充足資金和資源保障。福田等各區也紛紛推出總部企業貸款貼息、物業租金減免、專業人才獎勵等一攬子舉措。
提升配套設施方面,深圳瞄準全球標桿城市,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編制2035國土空間規劃,謀劃了“一核心、六片區、多節點”的創新空間格局,并且為重點產業片區優先完善交通、醫療、教育、住房等配套設施。在坂雪崗科技城片區,坂銀通道新近通車、地鐵10號線開跑在即,吉華醫院等多家醫院加快建設,華南師大、深圳實驗學校等10所學校新建擴建項目3年內將落地。以華為為龍頭,這里將聚合更多新企業和新總部,打造世界級5G產業發展高地。(來源:深圳特區報 秦綺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