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工業4.0時代,信息化技術與建筑業的深度結合為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中國安裝協會會長田秀增表示,通過BIM(建筑信息模型)、管理云平臺、智能設備終端的結合,“智慧建造”革新了傳統施工管理模式,實現了施工精細化、集約化管理。
據中建三局一公司機電施工項目經理耿偉峰介紹,BIM應用是“智慧建造”的核心。在長隆海洋科學樂園生命維持系統施工中,工程師預建了67個魚池生命維持系統的可視化模型,排布過濾、臭氧消毒、蛋白質分離、溫度控制等設備和水電氣管線的分布,以此進行施工工序模擬、指導現場施工。

BIM平臺可以關聯進度、合同、成本、質量、安全、圖紙、物料等工程全部文檔信息,為施工進度、成本管控和物料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協助管理人員精細管理和有效決策。“借助BIM還能實現項目機電管線支架的模塊化和標準化預制加工、‘BIM+VR’可視化輔助作業,從而達到降工期、提質量的目的。”耿偉峰說。
工程交付使用后,運營方利用中建三局一公司獨創的BIM建筑智能化運維和效能管理系統,配合安裝在各部位的傳感器可實現對整座建筑“內循環”的全面監測,能源運行、環境溫度、設備運行狀態、系統能效全部一覽無余,BIM運用伴隨著建筑建造維保的“生命全過程”。

據介紹,除BIM模型外,項目還建立了大數據云盤,將項目各類管理文件及數據實時上傳云平臺,實現數據區域共享。各專業的施工日志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完成填報,利用云端存儲備份提高文件管理的條理性與安全性。
此外,“天眼”和“火眼”監控系統實現了對項目質量進度和消防安全的全面掌控,互聯網和ERP管理系統可追溯材料的品牌、廠家、進出場信息、庫存等“前世今生”,全自動風管生產線、自動焊接機器人、移動式管道切割坡口工作站等先進設備提高了工程質量,RTK技術、智能測量機器人、激光掃描點云分析等測量技術確保每一處細節不失毫厘。

在建的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
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項目位于珠海橫琴新區長隆國際旅游度假區內,是由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特大型海洋主題展館,集海洋展覽、游樂休閑、劇場演出、海洋科普等功能于一體,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海洋樂園,展出虎鯨、江豚、巨鰩等300多種近1萬條海洋魚類。據悉,海洋樂園將于今年底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