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中國經濟網 信息提供日期:2018-03-09 瀏覽:1974
展望2018,各地建設工作準備做什么?下面整理了部分省市工作報告中有關建筑行業的內容,以供行業同仁參考。
近日,全國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各省、市、自治區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展望2018,各地建設工作準備做什么?下面整理了部分省市工作報告中有關建筑行業的內容,以供行業同仁參考。
北京
縱深推進重點領域合作。全力抓好新機場這一重大標志性工程,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啟動臨空經濟區起步區建設。
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設力度。落實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重點工程。
集中力量抓好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加快國家速滑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等新建競賽場館建設,啟動國家游泳中心等現有場館改造,推進水利、電力、氣象、通信、交通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風貌。實施北法海寺二期修繕工程,開工建設白浮泉、路縣故城等遺址公園,開展箭扣長城二期等文物保護修復工程,啟動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區搬遷騰退工作。
深入開展平安北京建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以“三合一”、“多合一”場所為重點,深入開展城市安全隱患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強化消防安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天津
推動重點領域合作實現新突破。完善天津連接雄安新區、京冀周邊城市的交通網絡,加快京濱、京唐鐵路建設,推進津承城際、天津至北京新機場聯絡線、京滬高鐵二通道等項目前期工作,啟動津石高速公路建設。
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進安全天津建設,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重點搞好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建設施工、消防、食品藥品、公共場所等領域安全專項治理,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實施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行動計劃,改造棚戶區45萬平方米、老舊小區及遠年住房4000萬平方米、農村危房5000戶。
全面提升城市載體功能和品質。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城鎮格局,科學規劃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中間地帶。地鐵5、6號線實現全線運營,加快推進4、7、10、11號線等軌道交通建設,整修城市主次干道150萬平方米,鞏固提升一批重點地區環境景觀和夜景燈光組團,改造水氣熱舊管網230公里,完善“外電入津”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解放南路、中新生態城等海綿城市試點項目,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河北
制定實施全省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推進北京新機場、張呼鐵路、津石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石衡高速公路,力爭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扎扎實實做好冬奧會籌辦工作。加快古楊樹場館群、云頂滑雪公園、崇禮鐵路等在建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張家口奧運村、張家口南綜合客運樞紐等項目,推進京張高鐵、延崇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
落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動標準、質量、品牌、信譽聯動提升,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以高質量創建名品牌,以高標準、高質量、名品牌構建河北信譽。
依托海外產業園區和重大合作項目,促進裝備、服務、技術標準走出去。突出重點國別、聚焦重點產業,支持鋼鐵、光伏等優勢產能走出去,抓好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等項目建設,打造更多國際產能合作樣板工程。鼓勵企業并購國外資源、先進技術、研發團隊、營銷網絡,提升國際價值鏈分工地位。
著力實施多項民心工程。棚戶區改造工程,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學校舍提升工程,公用設施建設工程等。
上海
持續推進重大工程和重點區域建設。建成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段、13號線二期和三期,新增軌道交通運營線路41公里。推進北橫通道、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滬通鐵路和滬蘇湖鐵路上海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完成4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實施300萬平方米舊住房綜合改造,修繕保護100萬平方米各類里弄房屋。
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從嚴從細落實安全責任,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管控和綜合治理,強化消防、軌道交通、道路交通、高層建筑、地下空間、人員密集場所、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管理。
啟動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三年行動計劃。注重發揮標準化引領作用,按照嚴于國家標準、接軌國際標準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標準體系,修訂城市維護管理辦法。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完成100公里架空線入地,努力實現精細化管理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
全面推進綠色生態空間建設。新建綠地1200公頃、城市綠道200公里、立體綠化40萬平方米。完善已建郊野公園的服務管理,加快建設松南、合慶、莊行等郊野公園。著力推動基礎設施、綠地林地、生態產業等重點項目建設。
廣東
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開通蓮塘/香園圍口岸,加快實現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進廣汕、深茂、贛深、合湛等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汕昆高速、武深高速、汕湛高速、深中通道、白云機場第二高速、虎門二橋等公路項目建設。加快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韓江高陂水利樞紐、潖江蓄滯洪區等水利工程建設。
切實維護公共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強化交通運輸、危險化學品、消防、建筑施工、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提升災害預報預警和應急指揮能力,完善防災減災工程風險點、危險源排查常態機制,強化自然災害協同救助。
全面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完善“四好農村路”建設體制機制,建設農村公路3000公里,全面完成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加強中小河流治理。
大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堅決推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提高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水平。推進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清潔生產改造,新增省循環改造試點園區15家。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廣應用節能低碳環保產品。加快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